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包括线圈架、常开静簧和常闭静簧;所述线圈架具有铁芯安装孔;所述常开静簧和常闭静簧分别插装在对应于铁芯安装孔一端的线圈架上;所述常闭静簧中,在宽度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安装腿,常闭静簧的引出脚设在两个安装腿之间的中间并与安装腿呈反方向设置;所述线圈架中,对应于常闭静簧的插装位置设有两个盲孔,所述常闭静簧通过宽度两边的安装腿分别插装在线圈架的两个盲孔中并过盈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常闭静簧装入线圈架时产生倾斜而带来的对继电器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以及避免继电器工作过程中因电弧侵蚀触点产生废屑的过度堆积,起到了增加继电器电寿命的作用。
公开号:CN214336650U
申请号:CN202120157551.4U
申请日:2021-01-2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吴灵勇;陈政和;邓伙炳
申请人:Xiamen Hongf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IPC主号:H01H45-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
[n0002]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n0003] 现有技术的一种小型拍合式继电器是将接触部分的常开静簧和常闭静簧采用倒插方式安装在继电器的线圈架的铁芯安装孔的一端的凸缘中,倒插装时,常闭静簧的触点部分处在上,常开静簧的触点部分处在下,动簧的触点部分处在中间,常闭静簧和常开静簧的引出脚均朝上设置,由于使用时常闭静簧和常开静簧的引出脚是朝下,这样,就使得触点部分位于继电器的底部区域,该种继电器具有负载电流通路路径短,继电器工作时发热量小的特点,但是由于这种继电器的接触部分位于继电器的底部,常开静簧的触点部分、常闭静簧的触点部分、动簧的触点部分聚集在一起,空间狭窄,存在着如下弊端:
[n0004] 一是,常闭静簧在装配时,插入线圈架只能单边受力(这是因为常闭静簧的引出脚通常设计在静簧的一侧),而这种倒装式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由于空间紧凑,无法做到常闭静簧压入受力位置的面积做到较大,这样就容易造成常闭静簧与线圈架的装配位置倾斜,并由于该种装配不到位产生触点接触歪斜,或因为单边受力,导致常闭静簧插入线圈架导致线圈架破裂,进而对继电器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n0005] 二是,在继电器工作过程中,由于触点断开、接通产生电弧侵蚀触点,工作过程在继电器底部范围聚集了大量的继电器触点工作过程产生的粉屑,导致继电器触点间耐压、绝缘降低,降低了继电器的工作电寿命。
[n0006] 三是,在继电器生产过程中,由于该类继电器的接触部分位于继电器的底部,空间狭窄,无法通过吹气方式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异物颗粒去除,容易导致继电器产生触点不导通等故障。
[n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通过结构改进,一方面,可以避免常闭静簧装入线圈架时产生倾斜而带来的对继电器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继电器工作过程中因电弧侵蚀触点产生废屑的过度堆积,起到了增加继电器电寿命的作用,以及方便地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异物颗粒去除,从而降低继电器产生触点不导通故障的概率。
[n0008]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包括线圈架、常开静簧和常闭静簧;所述线圈架具有铁芯安装孔;所述常开静簧和常闭静簧分别插装在对应于铁芯安装孔一端的线圈架上;所述常闭静簧中,在宽度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安装腿,常闭静簧的引出脚设在两个安装腿之间的中间并与安装腿呈反方向设置;所述线圈架中,对应于常闭静簧的插装位置设有两个盲孔,所述常闭静簧通过宽度两边的安装腿分别插装在线圈架的两个盲孔中并过盈相配合,从而利用常闭静簧装配时的两边均衡施力,从而避免常闭静簧与线圈架装配中出现歪斜。
[n0009] 所述线圈架包括上凸缘、下凸缘和连接在上凸缘与下凸缘之间的缠绕有漆包线的绕线窗口,所述铁芯安装孔贯穿上、下凸缘;所述上凸缘的相对的两边分别向上凸伸设有第一凸伸部和第二凸伸部,所述常开静簧、常闭静簧分别插装在第一凸伸部、第二凸伸部中;所述盲孔设在所述第二凸伸部中。
[n0010]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动簧衔铁部件;所述常开静簧、常闭静簧和动簧衔铁部件分别具有装有触点的触点部分,所述常开静簧插装于第一凸伸部后使得常开静簧的触点部分处于所述上凸缘的上表面,所述常闭静簧插装于第二凸伸部后使得常闭静簧的触点部分处于所述常开静簧的触点部分的上方,所述动簧衔铁部件的触点部分设在常开静簧的触点部分与常闭静簧的触点部分之间;所述常开静簧、常闭静簧和动簧衔铁部件的触点部分的周围空间通过上凸缘与线圈架的绕线窗口侧空间相互隔离。
[n0011] 所述第二凸伸部中,在对应于两个盲孔之间的区域中,还设有通向侧边外的且是对应于触点断开时电弧移动方向的通孔,从而能够利用电弧移动将触点周围空间的空气通过所述通孔导出,从而降低触点周围空间的空气电离程度,提高产品的寿命。
[n0012] 所述线圈架的上凸缘中,在对应于第二凸伸部的通孔的外侧端,还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缺口,以利用缺口与所述通孔将所述触点周围空间的空气导至绕线窗口侧空间。
[n0013] 所述通孔的上端靠近所述第二凸伸部的顶端,所述通孔的下端连至所述上凸缘的上表面,以利用所述通孔能够将继电器装配过程产生的异物颗粒吹出。
[n0014] 所述常闭静簧的触点部分与所述常闭静簧的安装腿相互垂直,所述常闭静簧的安装腿还设有向侧边外凸伸的台肩;所述第二凸伸部中,在所述盲孔的孔沿处设有凹陷的台阶面;所述常闭静簧的安装腿插装配合在所述线圈架的盲孔时,所述安装腿的台肩抵在第二凸伸部的台阶面上。
[n0015] 所述常闭静簧的两个安装腿的台肩分别设在对应于常闭静簧的宽度的两边。
[n0016] 所述常闭静簧的两个安装腿还分别设有用来与所述线圈架的盲孔过盈相配合的凸部,所述凸部设为倒刺结构;所述凸部和所述台肩分别设在安装腿的相对的两边。
[n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8] 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所述常闭静簧中,在宽度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安装腿,常闭静簧的引出脚设在两个安装腿之间的中间并与安装腿呈反方向设置;所述线圈架中,对应于常闭静簧的插装位置设有两个盲孔,所述常闭静簧通过宽度两边的安装腿分别插装在线圈架的两个盲孔中并过盈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利用常闭静簧装配时的两边均衡施力,从而避免常闭静簧与线圈架装配中出现歪斜,且常闭静簧引出脚位于两个安装腿之间,还可以提高线圈引出脚与常闭静簧引出脚的爬电距离。
[n0019] 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第二凸伸部中,在对应于两个盲孔之间的区域中,还设有通向侧边外的且是对应于触点断开时电弧移动方向的通孔,以及在线圈架的上凸缘中,在对应于第二凸伸部的通孔的外侧端,还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缺口。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能够利用电弧移动将触点周围空间的空气通过通孔和缺口所组成的通道导至绕线窗口侧空间,从而降低触点周围空间的空气电离程度,使继电器电寿命过程中产生的废屑有效扩散,提高产品电耐久性,同时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牺牲触点周围的体积来降低空气电离程度,进而实现小型化。
[n0020] 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通孔的上端靠近所述第二凸伸部的顶端,通孔的下端连至所述上凸缘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利用所述通孔能够将继电器装配过程产生的异物颗粒吹出。
[n0021] 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常闭静簧的安装腿还设有向侧边外凸伸的台肩;所述第二凸伸部中,在所述盲孔的孔沿处设有凹陷的台阶面;所述常闭静簧的安装腿插装配合在所述线圈架的盲孔时,所述安装腿的台肩抵在第二凸伸部的台阶面上。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利用台肩与台阶面的配合,进一步防止常闭静簧与线圈架在装配中出现歪斜,使常闭静簧插入线圈架时施力位置和盲孔位置在同一轴线上,避免发生常闭静簧插入倾斜的现象。
[n0022]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n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构造分解示意图(为倒装状态,即引出脚朝上状态);
[n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为倒装状态,未含外壳和底板,且常闭静簧待装入线圈架);
[n0025]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俯视图(未含外壳和底板);
[n0026] 图4是沿图3中的A-A线的剖视图;
[n0027]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n0028]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引出脚朝下状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n0029]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引出脚朝向前状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n0030]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底板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n0031] 实施例
[n0032] 参见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包括外壳1、线圈部分、常开静簧2、常闭静簧3、铁芯41、轭铁42、动簧衔铁部件5、底板61和隔板62;线圈部分包括线圈架7、漆包线81和线圈端子82(如图1所示);所述线圈架7具有铁芯安装孔71,铁芯41装在线圈架7的铁芯安装孔71中,漆包线81缠绕在线圈架7的绕线窗口处,轭铁42与线圈架7相配合,轭铁42的一端与铁芯41相固定,轭铁42的另一端设为刀口,动簧衔铁部件5配合在轭铁42的刀口处;所述常开静簧2和常闭静簧3分别插装在对应于铁芯安装孔一端的线圈架7上;所述常闭静簧3中,在宽度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安装腿31,常闭静簧3的引出脚32设在两个安装腿31之间的中间并与安装腿31呈反方向设置;所述线圈架7中,对应于常闭静簧3的插装位置设有两个盲孔72,所述常闭静簧3通过宽度两边的安装腿31分别插装在线圈架7的两个盲孔72中并过盈相配合,从而利用常闭静簧3装配时的两边均衡施力,从而避免常闭静簧3与线圈架7装配中出现歪斜。常开静簧2、常闭静簧3、铁芯41、轭铁42、动簧衔铁部件5等部件与线圈架7装配在一起后,装入外壳1中并盖上底板61,此时,常开静簧2的引出脚21、常闭静簧3的引出脚32和线圈端子82的引出脚821均朝上设置,隔板62是装在轭铁42与漆包线81之间。
[n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架7包括上凸缘73、下凸缘74和连接在上凸缘与下凸缘之间的缠绕有漆包线的绕线窗口,所述铁芯安装孔71贯穿上、下凸缘;所述上凸缘73的相对的两边分别向上凸伸设有第一凸伸部75和第二凸伸部76,所述常开静簧2、常闭静簧3分别插装在第一凸伸部75、第二凸伸部76中;线圈架7的盲孔72是设在所述第二凸伸部76中。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等方位的限定,仅表示部件或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上凸缘73和下凸缘74是表示在静簧倒装时线圈架的两个凸缘的位置分布。
[n0034] 本实施例中,所述常开静簧2、常闭静簧3和动簧衔铁部件5分别具有装有触点的触点部分,即常开静簧2具有装有触点的触点部分22,常闭静簧3具有装有触点的触点部分33,动簧衔铁部件5包括动簧片51和衔铁52,动簧衔铁部件5的装有触点的触点部分为装有动触点的动簧片51的末端一段;所述常开静簧2插装于第一凸伸部75后使得常开静簧2的触点部分22处于所述上凸缘73的上表面,所述常闭静簧3插装于第二凸伸部76后使得常闭静簧3的触点部分33处于所述常开静簧2的触点部分22的上方,所述动簧衔铁部件5的触点部分53设在常开静簧2的触点部分22与常闭静簧3的触点部分33之间;所述常开静簧2的触点部分22、常闭静簧3的触点部分33和动簧衔铁部件5的触点部分53的周围空间91通过上凸缘75与线圈架7的绕线窗口侧空间92相互隔离。
[n0035]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伸部76中,在对应于两个盲孔72之间的区域中,还设有通向侧边外的且是对应于触点断开时电弧移动方向的通孔761,从而能够利用电弧移动将触点周围空间91的空气通过所述通孔761导出,从而降低触点周围空间的空气电离程度,提高产品的寿命。
[n0036]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架7的上凸缘73中,在对应于第二凸伸部76的通孔761的外侧端,还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缺口731,以利用缺口731与所述通孔761将所述触点周围空间91的空气导至绕线窗口侧空间92。
[n0037]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761的上端靠近所述第二凸伸部76的顶端,所述通孔761的下端连至所述上凸缘73的上表面,也就是常开静簧2的触点部分22的安装面上,这样就可以利用所述通孔761将继电器装配过程产生的异物颗粒吹出。
[n0038] 本实施例中,所述常闭静簧3的触点部分33与所述常闭静簧的安装腿31相互垂直,所述常闭静簧3的安装腿31还设有向侧边外凸伸的台肩311;所述第二凸伸部76中,在所述盲孔72的孔沿处设有凹陷的台阶面762;所述常闭静簧3的安装腿31插装配合在所述线圈架7的盲孔72时,所述安装腿31的台肩311抵在第二凸伸部76的台阶面762上。
[n0039] 本实施例中,所述常闭静簧3的两个安装腿31的台肩311分别设在对应于常闭静簧3的宽度的两边。
[n0040] 本实施例中,所述常闭静簧3的两个安装腿31还分别设有用来与所述线圈架7的盲孔72过盈相配合的凸部312,所述凸部312设为倒刺结构;所述凸部312和所述台肩311分别设在安装腿31的相对的两边。
[n004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采用了所述常闭静簧3中,在宽度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安装腿31,常闭静簧的引出脚32设在两个安装腿31之间的中间并与安装腿31呈反方向设置;所述线圈架7中,对应于常闭静簧3的插装位置设有两个盲孔72,所述常闭静簧3通过宽度两边的安装腿31分别插装在线圈架7的两个盲孔72中并过盈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利用常闭静簧装配时的两边均衡施力,从而避免常闭静簧与线圈架装配中出现歪斜,且常闭静簧引出脚位于两个安装腿之间,还可以提高线圈引出脚与常闭静簧引出脚的爬电距离。
[n004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采用了在第二凸伸部76中,在对应于两个盲孔72之间的区域中,还设有通向侧边外的且是对应于触点断开时电弧移动方向的通孔761,以及在线圈架7的上凸缘73中,在对应于第二凸伸部76的通孔761的外侧端,还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缺口731。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能够利用电弧移动将触点周围空间91的空气通过通孔和缺口所组成的通道导至绕线窗口侧空间92,从而降低触点周围空间的空气电离程度,使继电器电寿命过程中产生的废屑有效扩散,提高产品电耐久性,同时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牺牲触点周围的体积来降低空气电离程度,进而实现小型化。
[n004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采用了将通孔761的上端靠近所述第二凸伸部76的顶端,通孔761的下端连至所述上凸缘73的上面。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利用所述通孔761能够将继电器装配过程产生的异物颗粒吹出。
[n004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采用了在常闭静簧3的安装腿31还设有向侧边外凸伸的台肩311;所述第二凸伸部76中,在所述盲孔72的孔沿处设有凹陷的台阶面762;所述常闭静簧3的安装腿31插装配合在所述线圈架7的盲孔72时,所述安装腿31的台肩311抵在第二凸伸部的台阶面762上。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利用台肩311与台阶面762的配合,进一步防止常闭静簧与线圈架在装配中出现歪斜,使常闭静簧插入线圈架时施力位置和盲孔位置在同一轴线上,避免发生常闭静簧插入倾斜的现象。
[n0045]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一种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包括线圈架、常开静簧和常闭静簧;所述线圈架具有铁芯安装孔;所述常开静簧和常闭静簧分别插装在对应于铁芯安装孔一端的线圈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静簧中,在宽度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安装腿,常闭静簧的引出脚设在两个安装腿之间的中间并与安装腿呈反方向设置;所述线圈架中,对应于常闭静簧的插装位置设有两个盲孔,所述常闭静簧通过宽度两边的安装腿分别插装在线圈架的两个盲孔中并过盈相配合,从而利用常闭静簧装配时的两边均衡施力,从而避免常闭静簧与线圈架装配中出现歪斜。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包括上凸缘、下凸缘和连接在上凸缘与下凸缘之间的缠绕有漆包线的绕线窗口,所述铁芯安装孔贯穿上、下凸缘;所述上凸缘的相对的两边分别向上凸伸设有第一凸伸部和第二凸伸部,所述常开静簧、常闭静簧分别插装在第一凸伸部、第二凸伸部中;所述盲孔设在所述第二凸伸部中。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动簧衔铁部件;所述常开静簧、常闭静簧和动簧衔铁部件分别具有装有触点的触点部分,所述常开静簧插装于第一凸伸部后使得常开静簧的触点部分处于所述上凸缘的上表面,所述常闭静簧插装于第二凸伸部后使得常闭静簧的触点部分处于所述常开静簧的触点部分的上方,所述动簧衔铁部件的触点部分设在常开静簧的触点部分与常闭静簧的触点部分之间;所述常开静簧、常闭静簧和动簧衔铁部件的触点部分的周围空间通过上凸缘与线圈架的绕线窗口侧空间相互隔离。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伸部中,在对应于两个盲孔之间的区域中,还设有通向侧边外的且是对应于触点断开时电弧移动方向的通孔,从而能够利用电弧移动将触点周围空间的空气通过所述通孔导出,从而降低触点周围空间的空气电离程度,提高产品的寿命。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的上凸缘中,在对应于第二凸伸部的通孔的外侧端,还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缺口,以利用缺口与所述通孔将所述触点周围空间的空气导至绕线窗口侧空间。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上端靠近所述第二凸伸部的顶端,所述通孔的下端连至所述上凸缘的上表面,以利用所述通孔能够将继电器装配过程产生的异物颗粒吹出。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静簧的触点部分与所述常闭静簧的安装腿相互垂直,所述常闭静簧的安装腿还设有向侧边外凸伸的台肩;所述第二凸伸部中,在所述盲孔的孔沿处设有凹陷的台阶面;所述常闭静簧的安装腿插装配合在所述线圈架的盲孔时,所述安装腿的台肩抵在第二凸伸部的台阶面上。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静簧的两个安装腿的台肩分别设在对应于常闭静簧的宽度的两边。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静簧的两个安装腿还分别设有用来与所述线圈架的盲孔过盈相配合的凸部,所述凸部设为倒刺结构;所述凸部和所述台肩分别设在安装腿的相对的两边。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8823474B2|2014-09-02|Contact switch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3878489A|1975-04-15|Electromagnetic relay hav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tacts and radio type plug-in connector
US6496090B1|2002-12-17|Electric device sealing structure
CN214336650U|2021-10-01|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
US11043347B2|2021-06-22|Electromagnetic relay
US6686821B2|2004-02-03|Relay device
CN112951655A|2021-06-11|一种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
CN214043547U|2021-08-24|超小型高触点间耐压高寿命的拍合式继电器
US10468218B2|2019-11-05|Relay with SMA wire driven mechanism
CN110797233A|2020-02-14|一种电磁继电器
CN112563077A|2021-03-26|一种超小型高触点间耐压高寿命的拍合式继电器
US4801908A|1989-01-31|Small relay for automated assembly
CN212570873U|2021-02-19|小型化pcb继电器
KR100451918B1|2004-12-04|전기콘택터스프링
US20210012989A1|2021-01-14|Magnetic latching relay
CN211743060U|2020-10-23|低高度卧式电磁继电器
CN112086317A|2020-12-15|一种小型化pcb继电器
CN211208341U|2020-08-07|静簧的倒装式插接结构
CN212257298U|2020-12-29|一种多触点灭弧继电器
CN214043550U|2021-08-24|具有高爬电距离的超小型继电器
CN112863945A|2021-05-28|一种具有高爬电距离的超小型继电器
CN209981116U|2020-01-21|一种带按压接线端子的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CN214175942U|2021-09-10|一种内置电路板转接式电磁继电器
CN214336656U|2021-10-01|一种工业继电器
CN111261466A|2020-06-09|一种静簧的倒装式插接结构及其插装方法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57551.4U|CN214336650U|2021-01-20|2021-01-20|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CN202120157551.4U| CN214336650U|2021-01-20|2021-01-20|长电寿命的小型拍合式继电器|
[返回顶部]